时光飞速如电,内蒙古鄂尔多斯六天游,一眨眼就到了离开的日子。而在鄂尔多斯这些天的所见所闻,随同大巴车再一次载我重游这座温暖的城。
都说旅游,就是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看那里的风景,去吃那里的美食,去体验那里别样的人文和风俗。在鄂尔多斯几天的行程里,最有感触的,就是从汉译的蒙古语言里,听到了很多蒙古族的故事,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内蒙古人情和风俗。
来到鄂尔多斯,想要很快融入和了解这个地方,学几句当地的方言,应该是一种快捷的方法。比方我们落地鄂尔多斯和将要离开的这个机场,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看这长长的名字,确实很蒙古。
自称是“蒙汉药”(蒙古族和汉族联姻的孩子)的导游就给我们解“密”了:蒙古语里,鄂尔多斯要分两部分解释:鄂尔多的意思:是宫殿;而“斯”则类似英文里的复数“s”,是“很多很多”的意思;鄂尔多斯,拼起来当然就是“很多的宫殿”了。
第一次来内蒙古的内地游客,念叨着“鄂尔多斯”几个字时,想象着草原上炊烟袅袅、累累如是的蒙古包。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统领的蒙古大军,那一座座毛毡搭建的包棚,如移动的宫殿,伫立在辽阔且绿茵茵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如天上的云朵,数也数不清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驰骋欧亚大陆的豪迈景象,更是在脑海里,自动脑补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
伊金霍洛,翻译成汉语大意是“圣主的陵寝”。还是得听导游说故事: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民众来到这里,歇马休憩;大汗下得马来,展眼四望,只见敇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马平川、水草肥美的草原,很适合他的子民在此安居乐业。便决意在此安营扎寨,并示意这里将是他“灵魂安息”的地方。
于是,后世晚辈们便世世代代在伊金霍洛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真诚守护着成吉思汗陵寝,守护着成吉思汗高贵的灵魂,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圣主的子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大巴车行驶在宽阔的草原公路上,隔着车窗,我急切地望向这初次见面,却心心念念了好久的草原。
车窗外的秋色还不太浓,望不到头的草地,不再碧绿,却也还不到金黄的程度,黄绿相间就成了我眼中宽阔无边的大色块。我在这色块中寻找蒙古包、寻找云朵般的羊和牛;导游说“现在城市飞速发展,只有到了草原深处,才可以见到毡包和牛羊”。
在内蒙古,习惯给少女取名琪琪格,意思是:草原上美丽的花朵;而男孩子,多称巴特尔,意思是:草原上的勇士。
这样的取名,民族气息特别浓。广袤无垠的草原,有了花草河流,才适合居住。柔美的女性,如花朵般,使得草原秀美馨香,生生不息。然而,是长生天的智慧和仁慈,让草原上不止有花朵琪琪格,还有勇士巴特尔,狩猎、驯养、耕种和守护家园。琪琪格和巴特尔,让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桃花源式的男耕女织画卷。
在西方的童话里,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的苹果树下,成就了人类的塑形;而东方的蒙古草原,也有琪琪格和巴特尔的传说,这童话般优美的名字,满足我对草原繁盛兴旺的一切美好想象。入乡随俗,我们一车旅人,此刻都是鄂尔多斯草原上的“琪琪格”和“巴特尔”。
“江山美不美,全在导游的嘴”,一路行走,一路听导游的讲解,似乎对鄂尔多斯的神秘,除了喜欢,就是更喜欢了。
记得那天刚下飞机,美丽的琪琪格,双手托着尊贵的蓝色哈达,鞠躬敬献给我们每个人,那一句甜甜的“三百露(蒙古语:你好)”,几乎成了我们在鄂尔多斯,每天都要重复无数遍的口头语。早晨第一眼见着导游,双手合十“三百露”,进到景点,见着景点的工作人员,双手合十“三百露”,甚至每天早晨见到自己团队的同伴,也会笑眯眯地来一句“三百露”,说着说着,开心之余,似乎大家都成了好朋友。
出门游玩,经常会碰到一些暖心的事,这次也不例外。到达鄂尔多斯那天,下飞机,在机场等候取行李,当传送带将旅客的行李,一件一件“吐出来”,啪嗒一声跌进转盘时,看到两位工作人员,拿着抹布,将每一件行李箱上的尘土,细心地拂扫擦干净。看着他们一次次弯腰擦拭的身影,忽然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坐飞机去过很多城市,用抹布擦拭每一件行李的行为,还是第一次。
这么默默地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拂扫尘土,他们扫去的,不只是尘土,而是给远方来的客人的一份暖意,一份安心、和善。我顺着行李传送带看向前方时,看到一块很大的屏幕,上面写着“暖城—鄂尔多斯欢迎您”。
我们对“扬眉吐气”这四个字,一定很熟悉。然而这四个字,只要换成四个同音不同形的字,就让鄂尔多斯多了几分让人羡慕的资本。
“羊”:第一次听说鄂尔多斯,以“羊绒”好而闻名,是中国最温柔温暖的暖城。
“煤”:第一次知道鄂尔多斯,煤炭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这里的阴山脚下,储藏有世界特大型的煤田。
“土”:第一次知道在鄂尔多斯,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内蒙古,内蒙古稀土看鄂尔多斯。在当今世界经济紧张的年代,鄂尔多斯稀土,是中国,不,是世界的“南波万”,牛啊!
“气”:第一次知道,鄂尔多斯盆地,有储量规模达上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田。
没来鄂尔多斯之前,只知道这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到这里才知道,内蒙古,不只牛羊如云,风景如画。原来,这里更是我们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地。这里辽阔的草原虽然与我们内地远隔千里,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丝丝缕缕的牵绊和关键时刻的重要保障。
鄂尔多斯,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再来的。
□大孤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