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村歌声声唱 文明新风处处吹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包雪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10:51:06
|

“乌兰吉林好地方,东靠滩来西靠梁;西门特牛排成行,阿白山羊都养上;春耕秋收不用人,一社五部幸福村……”来到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乌兰吉林村,村民正在演唱村歌《乌兰吉林幸福村》,歌词简单朴实,朗朗上口,唱出了村民们的心声,也唱出了满满的幸福感。

2021年9月,木凯淖尔镇邀请北京爱故乡村歌计划团队协助乌兰吉林村等14个嘎查村集体创作村歌,一经推出,在农牧民中反响热烈。截至目前,全镇已经集体创作村歌14首。近年来,木凯淖尔镇以村歌创作为契机,以村歌文化为载体,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声声幸福村歌为乡风文明建设植入新元素。

以村民为主体 打造特色村歌

木凯淖尔镇村歌创作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专业的音乐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村民一起进行集体创作,通过分享各自的生命故事、集体讨论村庄大事记,把村民心里最想说的话,把村庄最重要、最美好的事物,你一言我一语,逐步汇聚成一首美丽动听、易于传唱的村歌。村歌创作目的不仅仅是创作一首歌曲,而是通过集体创作,从内部培育、建设和发展乡村文化和乡村文明。

以村歌为平台 丰富群众文化

木凯淖尔镇将村歌与各节庆活动相结合,成功举办“桃力民杯”乡村文化节、“唱村歌 迎新年”村歌联谊会、“唱支村歌给党听”“跳村舞 唱村歌 庆丰收 迎盛会”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桃力民村文艺队队长刘东梅说:“参加村歌汇演活动,对我们文艺队来说是一种鼓励。村歌活动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精神风貌。”丰富多彩的村歌文化活动不仅为农牧民搭建起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各嘎查村文化交流交往,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以村歌为载体 开展志愿服务

木凯淖尔镇依托村歌计划,培育了13支嘎查村文艺志愿服务队,将各类文艺活动与扶贫助困、关爱一老一小、关爱留守儿童、倡导文明新风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召稍村文艺队队长老党员武秀珍带领队员发起“唱村歌送温暖”“唱村歌学榜样”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伊克乌素村志愿服务队组织队员驱车三十多公里探访老党员,为他们唱村歌,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乌兰吉林村依托“一约四会”组织,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与文明积分兑换挂钩,鼓励引导农牧民积极践行文明行为。村歌激发了文艺队志愿服务的热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村歌里所唱的,“互帮互助一条心,生活过得美洋洋”。

以村歌为依托 赋能乡村振兴

木凯淖尔镇的桃力民村在202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列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创新推出“三同实践教育”,探索红色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目前,结合文艺队村歌展示与演出,极大地丰富了“三同实践教育”内容,很多人因村歌慕名而来体验三同,村歌促进乡村旅游取得初步成效。桃力民村通过村歌打造乡村最美文化名片,探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旅游的新产业,走一条生态文明之路。

一首首村歌是一张张富有特色的“有声名片”,村歌唱出好民风,唱村歌凝聚人心,群众对集体有了认同感,邻里之间关系和谐了,各村之间团结了,村风民风明显好了。“村村写村歌、人人唱村歌”,不仅为村民文化生活提供了新形式和内容,激发了村民内生动力,也为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