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诣轩:公益路上的追光少年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包雪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09:48:30
|

乔诣轩,达拉特旗第五中学八年级学生。自8岁投身公益,志愿服务超500小时,他奔走于各种志愿帮扶行动中,用稚嫩的双手传递温暖。校园里他是品学兼优的“阳光男孩”,公益路上化身执着追光者,让失独老人重展笑颜、为贫困学子扛起知识行囊。这位新时代少年以行动诠释担当,将青春热血化作星火,点亮无数困境中的希望之光。先后获得2022年—2023学年度旗级“三好标兵”、校级2023年—2024学年劳动实践能手、善行天下志愿者协会“情暖童心,爱满全城”圆梦微心愿“优秀志愿者”。

公益萌芽:善意的种子悄然种下

乔诣轩在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父母言传身教培养了他善良的品格。幼年时他便展现出超强共情力:主动分享文具给忘带的同学、默默替请假同学完成值日、课间总能在需要帮助的地方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寒冬积雪封路时,这个少年握着比自己手掌还大的铲子,跟随父母加入社区扫雪队。寒风刮得脸颊通红,他仍坚持为居民开辟防滑通道。当邻居踏着他铲出的小径安全回家,那句“多亏小轩”的夸赞,让他觉得掌心磨出的水泡都成了勋章。日常善举如星火汇聚,逐渐点亮了他服务社会的初心。借出的铅笔与挥舞的雪铲,都在无声中孕育着那颗即将破土而出的奉献之种。

公益成长: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光芒

2018年,8岁的乔诣轩在父母的支持下加入达拉特旗善行天下志愿者协会,成为该组织最年轻的志愿者。在“草原情·助学筑梦铸人”公益健步走活动中全程参与并义卖玩具筹款助学,首次领悟“小善举撬动大改变”的力量;在“充满童心,爱满全城”活动中,他通过实现微心愿让同龄人圆了梦想,切身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同年获评“优秀小志愿者”。2020年正式注册志愿者后,乔诣轩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500小时。从最初稚嫩的公益参与者到持有专业服务证书的志愿先锋,乔诣轩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化为生命底色,用少年热忱持续传递温暖力量。

温暖故事: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0年夏,乔诣轩和母亲跟随志愿者初访刘家时,潮湿的墙壁和空荡的米缸道尽困窘,父亲外出务工、母亲罹患重疾,刘家兄弟俩连温饱都成奢望。“我们帮帮他们吧”。从此,每个寒暑假,背着鼓鼓书包的少年总会叩响刘家大门:有时是米面粮油,有时是课外书籍,更多时候是带着少年特有的赤诚,陪兄弟俩写作业、聊趣事,欢笑声渐渐驱散屋内的阴霾。五年间,沉默的兄弟俩逐渐挺直脊梁,哥哥考入高中成绩稳居前列,弟弟也成为班级翘楚。乔诣轩的书包依然定期出现,只是现在更像是挚友间的默契约定。“为什么坚持?”他说:“他们眼里的光,像星星被擦亮了。”这段始于帮扶的缘分,让3个少年读懂了超越课本的人生课:温暖不是施舍,是用真诚叩开紧闭的心门,用陪伴点亮希望的火种。当书包窸窣声再次响起,青瓦屋檐下已开出3朵向阳花。

乔诣轩也是社区里最忙碌的志愿者,常年奔走于失独老人家中。在众多帮扶对象里,他与王奶奶的故事尤为动人。这位七旬老人因独子意外离世封闭自我,整日困在旧居以泪洗面。乔诣轩加入“暖心行动”后,带着精心准备的“音频套餐”上门——既有温馨的家庭故事,也有轻快的音乐,更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耐心。他从不打断老人反复追忆儿子的童年趣事,用持续倾听化解了老人积压多年的郁结。当王奶奶第一次主动推开家门参加社区茶话会时,浑浊的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乔诣轩始终坚信,治愈孤独不能仅靠物资,更需要以心换心的陪伴。他用行动证明:时间或许不能抚平所有伤痛,但真诚的温度足以让枯萎的生命重新绽放。

全面绽放:品学兼优的新时代少年

乔诣轩自初中起便以全面发展的姿态扎根学业、艺术与公益领域。学业上,他专注课堂互动,课后坚持阅读钻研,获旗级“三好标兵”称号;艺术领域斩获辛笛杯国际钢琴赛三等奖、钢琴九级认证,绘画作品《放飞青春,梦想冬奥》获全旗一等奖,凭借优秀的表现在内蒙古少儿春晚获评最佳小演员;运动赛场亦频传佳绩。面对学业与公益的时间冲突,他利用碎片时间持续参与志愿服务,践行“温暖他人也是照亮自己”的信念。这位以公益为笔、爱心为墨的少年,用赤子之心在青春答卷上书写担当,其故事如激越赞歌,传递着温暖时代的精神力量。

(市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