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本届运动会”)将于7月26日在赤峰市举行开幕式,赛期为7月20日至31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展现各盟市传统文化与体育竞技实力的重要舞台,全区12个盟市代表团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积极备战、全力以赴,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行动,向着赛场进发。
全区各盟市纷纷组建了强大的代表团,参赛人数和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呼和浩特市派出11支竞赛项目队,鄂尔多斯市将参与17个竞赛项目,包头市报名参与13个竞赛项目,呼伦贝尔市和赤峰市参加18个竞赛项目。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乌海市等其他盟市均派出精锐之师,涵盖搏克、赛马、赛骆驼、蒙古射箭、蒙古象棋等众多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同时,12个盟市全部组队参加表演项目,带来各具特色、精心编排的“独门绝技”,不仅展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彰显各民族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为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各代表团根据项目特点和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科学化的训练方案。通辽市代表队采用专项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运动员的实战水平;锡林郭勒盟细化三批次集训安排,针对不同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确保各项目运动员得到充分训练。阿拉善盟组织了为期20天的业余训练和为期50天的集中训练……各盟市训练工作科学高效,备战成果显著。
此外,各地积极组织运动员参加各类交流活动和热身赛,以赛促练,不断积累比赛经验,提升竞技水平。
据介绍,在备战过程中,各盟市高度重视赛风赛纪,强调公平竞赛、文明参赛的重要性。多地组织参赛队伍签订《赛风赛纪责任书》,要求全体人员以“零违规”标准参与赛事,维护体育精神与城市形象,以最佳精神状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文化交流也是本届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盟市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表演项目和文艺活动,将在本届运动会上充分展示各地独特文化魅力,为运动会增添浓厚文化氛围。
目前,全区12个盟市代表团已整装待发,期待着共赴这场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共同书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推动内蒙古传统体育事业朝着更好、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
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自1985年起已成功举办10届,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赛事。本届运动会以“相约玉龙故里 建设亮丽北疆”为主题,主赛场设在赤峰市,分赛场位于巴林右旗,共设18个竞赛项目和12个表演项目。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