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沙戈荒到“绿电宝库”的精彩蝶变

来源:奔腾融媒 编辑:马慧博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16:54:30
|

日前,由中宣部组织的第三批“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内蒙古采访调研,感受内蒙古“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探寻内蒙古因地制宜、创新突破,走出绿色转型多元路径的生动实践。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于学慧一起见证这片广袤土地上,从沙戈荒到“绿电宝库”的精彩蝶变。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部,阿拉善盟中国华电内蒙古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正在建设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200万千瓦光伏项目。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项目采用“光伏治沙”模式,光伏板阵列形成物理屏障,降低风速,减少风蚀。板下铺设新型可降解沙障,种植耐旱植物,形成生态循环。

“三北”工程研究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崔桂鹏:“三北”工程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个生态工程,科技要在工程的前面,终端后端都要发挥作用,要发挥我们生态建设的加速器、催化剂和引擎的作用。

在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示范项目现场,曾经因采矿而支离破碎、植被稀疏的沉陷土地,如今重焕生机,光伏板下植被覆盖率达到 70% 。

农民日报社记者刘趁:(内蒙古)把沙漠治理得很好,从之前光秃秃的,然后到现在很多的地方都长满了绿色的植被,而且还用光伏板治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累计完成营造林1.48亿亩、种草3.67亿亩、防沙治沙1.85亿亩,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自治区林草局副局长铁牛:全区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内蒙古发挥“头上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的综合优势,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胡成东:2024年,特别是新能源装机在全国率先突破一亿千瓦,在传统煤电基数庞大的情况下,新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氢能、储能等未来产业起步成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进“双碳”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