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判后答疑,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作者:王旭伟 编辑:塔拉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 14:43:44
|

今年,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严格按照上级人民法院要求强化实质解纷工作,坚持“案结事了”目标,将判后答疑作为提升司法公信力、减少衍生案件的关键举措,通过“法理+情理”双轨并行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2025年以来,我院判后答疑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3.17%。

一、规范流程,让法官多一些责任感

制定《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判后答疑工作实施细则》,对判后答疑的适用范围、答疑主体、答疑方式、答疑类型、监督考核等做出明确规定,实现全流程、全业务、全过程答疑,为群众提供法治指引。推行答疑首问负责制和“有问必答”原则,案件主审法官作为答疑第一责任人,在案件作出裁判后及时解答当事人疑惑。审管办每月进行一次全面通报,总结推广经验,查找问题不足,推动判后答疑工作走深走实,上半年判后答疑占比34%。

二、答疑释惑,让群众多一点信任

“明明是我有理,法院为什么这样裁判?”在当事人心中,往往萦绕着这个问题,并可能成为矛盾纠纷再一次发生的“导火索”。近日,鄂前旗法院受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原告因伤残索赔未果诉至法院,判决后保险公司不服上诉。法官通过判后答疑+调解说理,分析责任比例计算规则,组织二次调解,最终被告撤回上诉并当场履行赔偿义务,实现“一案解纷”。通过判后答疑释惑,提高群众对裁判结果认可度,有效改进司法作风,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司法获得感。

三、延伸服务,对群众多一层关爱

坚持答疑工作向诉前、诉中延伸。强化诉讼引导工作,前移答疑端口,形成判前释法、判中释明、判后答疑相结合的一体贯通机制;答疑主体向多元化延伸,吸收人民陪审员、特邀监督员实现答疑主体多元化,提高调解实效;答疑内容向解决实际问题延伸,加大矛盾化解力度,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实现“衍生案件”减少、履行率显著提高、避免执行程序空转。2025年,判后答疑成功化解潜在上诉案件37件,涉诉信访量同比下降13%;民间借贷等纠纷中,经答疑后主动履行率超42%。

判后答疑是司法程序的“最后一环”,也是定分止争的“第一道防线”。下一步,鄂前旗法院将持续完善三项机制,推动判后答疑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帮助当事人正确、全面理解裁判文书内容,促进案结事了,让纸面判决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