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柠条、灌木等草类在这里也如麻中之蓬。近年来,伊和乌素苏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基于苏木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草原生态环境现状,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的原则,充分利用杨柴、柠条等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适应性强、防风固沙的特点,科技小院应运而生。
多措并举齐发力 人才团队来帮忙
据了解,科技小院入驻高层次专家10名,团队成员30名,围绕“种-养-产-加-销”生态全产业链搭建“1站6中心”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一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下设6个产业研究中心),引进李子钦、金海、李国靖等6支人才团队联合开展荒漠化草原生态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发掘攻关草原生态修复、人工饲草种植、优化畜牧结构等农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
科技的运用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应用。伊和乌素苏木坚持“科技兴牧、人才为先”的发展原则,为科技小院人才团队提供了食宿、科研、办公等基础保障,确定“每月计划+工作日志+年底考核+奖励补贴”的管理方式,确保科技小院长效运转、落地落实,筑好“温馨巢”。
科技小院赋能 共享最新研究成果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从伊和乌素苏木草原上方向下看,几个稀稀散散的黑点正被点缀在其中,他们面朝土地、背靠苍穹、挖壕划线、定点标志、拨土扦插、各道工序一丝不苟,他们正是杭锦旗草牧业科技小院入驻的研究生实验团队。
草牧业科技小院位于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摩林河社区,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全域重点产业布局为基础建立,先后建成“国家肉羊产业技术示范与成果转化基地”、“内蒙古草业科学成果转化与示范基地”。
由金海老师团队负责规划、设计、施工完成的标准化养殖棚圈取得了14项相关专利;内农大红梅团队“以点带面”实现11000亩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高端营养食品加工生产园区“恩亘苏”驼奶获批SC认证火爆开市;“西北沟甘草”驰名中外;草牧场改良模式先后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2024年4月,伊和乌素苏木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荣誉,6月获评自治区“十佳”科技小院。“人才赋能,科技兴牧”的生动画面正跃然于伊和乌素田畴沃野之上。
平畴沃野谱新曲 生态草原向“新”行
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从专注草原生态到实现绿色产业“环”式发展,草原生态融合发展理念正引领伊和乌素苏木肉羊、草牧业、乳制品等产业阔步走向生态“变现”之路。
下一步,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将进一步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步伐,不断完善科技兴牧的绿色发展产业链条,实现“地-草-料-肉-乳”的高质量转化,依托草牧业科技小院让农牧民端起“草饭碗”,吃上“生态饭”,绘就一副草原“绿富美”的生态蓝图。
记者:孙怡敏
通讯员:吴思邈 徐永航
审核:李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