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牧场奏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作者:宋丹丹 德丽赫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塔拉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8日 09:31:33
|

盛夏时节,笔者来到鄂托克旗乌兰镇乌兰图克嘎查的鄂托克旗傲腾奶牛农牧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是一派现代化的生产场景。作为全市首屈一指的奶食品加工企业,这家2009年11月成立的合作社,凭借着自动取奶设备、密封输送管道、智能灌装流水线等一系列先进设施,集生产车间、养殖场及散养基地于一体的布局,更让现代化的气息渗透到从养殖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在鄂托克草原上勾勒出奶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合作社的养殖场占地面积达120亩,3000亩原生态草原养殖基地为乳牛提供了天然的生长乐园。这里采用标准化养殖模式,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乳牛活动场所、饲养棚圈、繁育生产间、消毒间、配种间及牛犊隔离圈舍等应有尽有,为乳牛的健康生长和繁育筑牢了基础。

踏入养殖场,扑面而来的是一幅精密运转的科技图景——恒温控制的洁净空间里,乳牛们正循着智能引导系统列队步入挤奶区。全自动挤奶设备以毫米级精度完成操作,银色的密封管道如动脉般将新鲜原奶瞬时输送至隔壁加工厂,全程隔绝人工干预。在这里,传统牧场的尘嚣被数字化管理取代,每一滴牛奶都带着物联网赋予的溯源编码,在无菌闭环中完成从牧场到工厂的“星际穿越”。

600平方米的智慧车间犹如一台精密的生物科技仪器,三大生产区各司其职:210平方米的奶酪工坊散发着醇厚奶香,300平方米的奶皮车间蒸腾着传统工艺的现代演绎,110平方米的酸奶与达西玛专区则跳动着数字化生产的节奏。

步入酸奶生产区,全自动灌装系统正演奏着工业协奏曲——传送带如同流动的五线谱,载着空盒匀速前行;高精度注浆头以0.1秒的节拍完成灌装;激光封口机闪过一道蓝光,随即贴标机械臂以芭蕾舞者般的精准度完成最后装点。整个生产过程如行云流水,每个环节都闪烁着物联网传感器的微光,在无菌正压环境下,完成从原料到商品的科技蜕变。

“合作社从成立到现在投资2000多万元,养了500多头牛,一天能生产10吨左右牛奶、8吨左右酸奶、2吨多奶酪、奶皮。合作社养殖的奶牛大概每天能挤4—5吨奶,还得从巴彦淖尔调一部分。合作社生产的奶食品销路比较广,目前销往呼和浩特、乌海、巴彦淖尔以及东胜、伊金霍洛旗、康巴什、乌审旗等地,一年的销售额能达到800多万元。”鄂托克旗傲腾奶牛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布拉格说。

鄂托克旗的农牧产业正循着现代化、规模化的路径加速前行。以傲腾奶牛农牧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全旗从传统养殖向精深加工跨越,从单一业态向“种养加销”融合发展升级。如今,无论是奶食品、肉类加工,还是特色种植、生态养殖,都在科技赋能与市场驱动下焕发活力,不仅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更筑牢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