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废旧地膜"变现"记!农牧业绿色转型这样干

来源: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许燕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7日 09:05:37
|

"捡破烂"也能赚钱?村民直呼:这政策真香!准格尔旗大路镇乌兰不浪村的村民们最近忙得不亦乐乎,成群结队地在田里捡地膜。"以前地膜烂在地里,庄稼都长不好,现在捡起来还能换钱!"一位村民兴奋地说。他4天回收了70多公斤旧地膜,换了10卷新地膜,相当于每天净赚240元。

地膜减“白”,田间增“绿”。零散的地膜被视为农田里的“白色垃圾”,不仅破坏土壤生态平衡,还遏制种苗生长,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降低农田残膜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羸”,准格尔旗“创收增利”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农用残膜回收,曾经让人头疼的废旧地膜,如今成了村民眼里的"香饽饽"。

残膜回收机成为农田里的"清道夫"。在沙圪堵镇乌拉素村,新型残膜回收机一天能清理100亩地,2000亩高标准农田的"白色污染"20天就能彻底清零!村支书罗永军算了一笔账:"机器原价21.8万元,政府补贴40%,再加上国家补贴,村里只花了10万元出头就拿下了!"

为有效推进黄河流域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全年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准格尔旗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以“机械回收为主,人工捡拾回收为辅,政府奖励推进的农用地膜再利用原则,构建起覆盖全旗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2025年,准格尔旗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可降解地膜7万亩,加大财政补贴标准后农户每亩只需花费25元,以1公斤废旧地膜兑换1.5公斤新国标地膜给予换新,并在全旗10个苏木乡镇设立12个地膜回收网点,扩大残膜机械化回收覆盖面,实施机械回收项目8.5万亩,培育1-2家农业废弃物再利用企业,建立完善旗乡村三级地膜使用回收台账,全旗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5%以上,农业废弃物不是负担,而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种"生态变现"模式,既守护了母亲河,又富了农民口袋!

记者:郝丽娜

通讯员:崔凯 黄晨 史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