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准格尔旗农牧局农畜产品安全与生态资源保护中心实验室成功通过“双认证”,标志着当地农畜产品检测能力实现新突破,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清晨的准格尔旗蓝天街道阿岱沟村家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内,温室大棚绿意盎然,草莓、柿子、黄瓜等果蔬挂满枝头。合作社负责人邬海波仔细查看作物长势时,检测员正按标准流程对刚上市的农产品进行采样、封装、编号,这些样本将被送往准格尔旗农畜产品安全与生态资源保护中心实验室,接受农药残留等项目的严格检测。
在实验室里,送检农产品需经历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数据处理等15道工序的严苛“大考”。检测员通过精密仪器对55项农药残留和4项兽药残留进行精准筛查,确保每份检测报告数据可靠、具有法律效力。实验室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最终通过“双认证”,检测能力覆盖种植、养殖领域59个项目,构建起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链条防护网。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8个旗县级检验检测实验室,并在51个乡镇设立快速检测室,实现市、旗、乡三级检测机构100%通过“双认证”。从田间地头的实时抽检到实验室的精密分析,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层层把关的检测网络让农畜产品“持证上岗”,为百姓餐桌筑牢安全屏障。
本报讯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