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格尔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蝶变为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程,走进学校、社区,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在青年一代中“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
video
在准格尔旗同仁学校的羊毛毡社团,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认真学习羊毛毡的制作工艺,经过手工绘画,再用戳针将五颜六色的毛线一针一针地扎下去,不一会儿,一个个可爱的图案就呈现在眼前。经过亲手制作,同学们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的文化魅力,准格尔旗青少年综合发展中心面向全旗青年开设青年夜校,传承非遗文化。青年爱好者们利用下班时间学习非遗制作,课程设置了剪纸、扎染、掐丝珐琅等多项非遗内容。薛家湾镇第六小学美术老师郝琦璇就加入了青年夜校,在掌握非遗技艺以后,回到学校再教给学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为了让非遗的光芒在新时代里更加璀璨,准格尔旗在全旗各中小学校、社会组织开设包含扎染、篆刻、版画、漫瀚调、编织、烙画等50多种非遗课程,掀起了传承非遗、学习非遗文化的热潮。
记者:段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