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近年来,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生活问题,通过精准对接创业就业民生实事项目、“社区暖心事”项目,把稳就业、惠民生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和头等民生工程,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将就业与幸福编织进居民日常生活,打造家门口的“创富乐园”。
走进西苑社区“暖心共富工坊”,居民们正忙着生产加工养生足浴包、艾草手工养生锤、艾草非遗手工皂,“簌簌”“嗒嗒”“沙沙”的声响交织成一曲温暖的生活乐章。居民王利平说:“我因病导致家庭困难,现在在社区工作,每月有两三千元的稳定收入,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能在家门口就业,生活越来越好了。”
“暖心共富工坊”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提供就业咨询与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重点打造艾草系列产品加工板块,组织居民生产足浴包、艾草锤等产品,有效帮助居民在闲暇时间实现灵活就业,做到“家门口就业”增收。
“我们社区的‘暖心共富工坊’为留守妇女和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居民提供灵活、便捷、可持续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暖心共富工坊’自成立以来,助力25名农牧民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培育2名创业带头人,带动家庭月均增收约2000元。”西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叶莎表示。
在通格朗社区,蜂窝天然蜜工坊、伊金霍洛旗王晓燕面塑食品工作室、非遗布艺工坊里,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
“我们社区的蜂窝工坊、手工刺绣工坊和非遗面塑工作室扎根社区,为辖区妇女提供创业就业培训,帮助她们在兼顾家庭的同时实现灵活就业、增加收入。”通格朗社区党建副书记李选表示。
“小岗位”解决居民就业“大问题”。近年来,阿勒腾席热镇不断织密兜牢就业基础工作网,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广泛宣传,组织全镇就业困难人员、各类技能人才、应往届高校毕业生、转移农牧民等求职人员参加各类招聘会,为求职者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推行“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社区就业工坊”工作模式,依托阿勒腾席热镇创业就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手工刺绣、家政服务、短视频制作等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累计受益5800余人;通过“阿腾席热”艾草园创业就业基地、阿努奶茶生产基地、非遗面塑工作室、海霞工作室等吸纳未就业居民,直接或间接带动3000余人就业,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稳定增收;采取“政府+企业+就业”的订单就业模式,与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针织二厂、东泉制衣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爱多多职业培训学校等驻地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订单促就业。
“我们聚焦转移农牧民、未就业大学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建成18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4个社区工坊,根据不同就业需求搭建了实用性、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创新推行‘需求摸排—技能培训—岗位匹配—跟踪回访’四步工作法,建立‘需求导向、精准服务’工作机制,构建起以‘家门口’就业为核心的民生服务体系,全力护航群众走稳走好就业路,让‘伊旗是个好地方’品牌更加响亮。”阿勒腾席热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于清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