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看见中国“藻”实力

作者: 贺晚霞 王曾 侯勇 白倩 李悦 李羽琪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编辑:马慧博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9日 09:28:21
|

金秋的鄂托克,天高气爽,“丰”景动人。走进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鄂尔多斯市加力螺旋藻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养殖大棚内,深绿色的池水不断循环流动,数不清的点点绿色随波翻滚;生产车间里,经过冲洗的螺旋藻通过真空脱水后,凝结为碧绿的藻泥;而在质量检验实验室,检测员正对当日生产的螺旋藻进行严格品质测定……一幅科技与自然共生的产业图景,正在这片草原上徐徐展开。

螺旋藻又称蓝藻,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活性物质,距今已有35亿年的历史。1995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乔辰带领课题组在鄂托克旗的碱湖中,首次发现中国本土的螺旋藻藻种——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奠定了我国螺旋藻产业的本土化基础。2021年,鄂托克旗螺旋藻成功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地理标志产品,螺旋藻产业自此迈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9月27日,我们刚向美国出口了20吨有机螺旋藻粉和10吨螺旋藻片,产品从天津港直发洛杉矶。”鄂尔多斯市加力螺旋藻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乔越介绍,“目前海外订单已排至国庆假期之后,生产线正全力运转,确保如期交付。”

如今,鄂托克旗螺旋藻的出口已成常态。园区内4993座标准化养殖大棚鳞次栉比,年产螺旋藻粉5200吨、螺旋藻片900吨、藻蓝蛋白粉100吨,年产值突破5亿元。产品远销德国、法国、美国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鄂托克旗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螺旋藻主产区和原料供应基地。

“世界微藻产业正蓬勃发展,目前全球螺旋藻年产量约为1.2万吨至1.5万吨,鄂托克旗占全球总产量的40%,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藻都’。”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马蒂斯在2025年鄂托克旗第二届国际螺旋藻产业发展大会上如是说。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持续赋能。加力螺旋藻业公司与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白飞虎教授团队的合作研究显示,螺旋藻在脂肪肝和便秘临床干预方面展现出显著功效。“这一发现将螺旋藻的应用拓展至医学领域,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乔越表示。

2023年,鄂托克旗与浙江大学共建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聚焦螺旋藻生物活性成分的深度开发。目前,研究中心已申请及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1项、日本专利1项,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微藻相关论文20余篇,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正是在这片曾经沉寂的碱湖之上,中国螺旋藻产业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突破,走向了从一到百的辉煌。从碱湖中的一抹绿意,到“世界藻都”的产业崛起;从中国本土藻种的发现,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鄂托克旗螺旋藻不仅书写了一段民族产业自强不息的故事,更成为中国智慧、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它让全球看见的,不仅是一片藻、一座城,更是一个坚持科技创新、拥抱国际合作、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正以绿色健康的方式,影响着世界,贡献着中国力量。